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發(fā)布時間:2023-02-13
忙碌的歲末,正觀美術館依然用心準備了一場展覽
并且印制兩本畫冊
唐勇力和梁占巖兩位老師看的就是這兩本
灰色調(diào)的過啞油封面、燙亮黑,有品質(zhì)不浮夸
厚厚實實的內(nèi)容頁
“鎖線露背裱”的裝幀方式易于翻看跨頁圖
簡直是業(yè)界良心
展覽學術主持孫磊、魏祥奇為畫冊撰文
展覽的兩位男主角
高大且萌萌的
陜西大漢
山東大漢
展覽現(xiàn)場
圍觀黨震老師長卷作品《汶河早春圖》的吃瓜群眾們
拋張《汶河早春圖》彩圖局部
黨震《風景手稿》
我喜歡的兩張小稿(不要問我什么、藝術需要自己去感覺)
杜小同老師筆下的竹與石,傳統(tǒng)又具當代氣質(zhì)
如果你沒來現(xiàn)場,,請接著看一下,展覽現(xiàn)場的大咖們都談了啥
畫風好歡樂畫冊印制,兩個學術主持看起來像在說相聲……
(左邊的)展覽學術主持魏祥奇博士著重談到了兩位藝術家的不同之處:
我和黨震、杜小同兩位老師的交往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他們在作品的形式上有相似也有不同:黨老師比較注重塑造性和紀念碑式的、陽剛的、外露的東西;杜老師則比較注重傳統(tǒng)的、內(nèi)斂的、體會性的東西,文化氣息更重。
(右邊的)展覽學術主持孫磊先生站在水墨領域的發(fā)展角度進行了評價:
感謝正觀美術館的團隊,能夠選擇黨震、杜小同這兩位非常優(yōu)秀的藝術家,他們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看著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的走過來,見證了他們成長的歷程,他們在新水墨領域里面是兩個頭羊式的人物,對我們今天的水墨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
不嚴肅、有點小可愛的老師們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劉慶和談到了積淀對于藝術家的重要性:
黨震、杜小同都是70年左右出生的,在中央美術學院讀書的時候大概是96年左右,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積累和積淀,不成功是不可能的。
我覺得搞藝術的人最在意的是創(chuàng)造力,而不在于技術有什么玄妙,因為創(chuàng)造是藝術家的生命,在今天這樣一個普遍希望通過藝術去換取價值的時代,藝術家慢慢的沉寂下來進行積淀顯得尤為可貴。
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李孝萱則從融合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是傳統(tǒng)的問題,一個是西方文化的問題,這兩者之間怎么能夠?qū)?,對應的結果能不能符合觀眾的胃口,胃口能不能消化,我的態(tài)度就是只要胃口能夠接受它,它就是有益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藝術家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的素養(yǎng)。
另外當代性和現(xiàn)代性也是如此,沒有太多的語言的界定,因為當代性和現(xiàn)代性首先是對明清以來技術化的批判。當我們在面對傳統(tǒng)和當代的時候,需要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的承擔和技術化的批判這兩個基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的更遠。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唐勇力認為兩位藝術家的探索精神難能可貴:
杜小同和黨震是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上下屆的研究生,他們兩個人在校時的成績是非常優(yōu)秀的,有自己的思考,有跟別人的繪畫不一樣的氣質(zhì),這一點在他們學習的過程當中表現(xiàn)的很突出。
這次展覽的作品的狀態(tài)跟他們讀研時對繪畫的思考有很大的關系,那時的思考和探索奠定了現(xiàn)在的基礎。
他們對客觀物象的認識,尤其是對語言表達形式的認識,依舊在不斷的探索當中,始終處于一個流動的狀態(tài),而不是固定的狀態(tài)。
正觀美術館館長、策展人介甫先生十分欣賞兩位藝術家的作品:
黨震、杜小同是中青代藝術家里面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都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都屬于70后群體,都是水墨藝術家。
一位有意識的跳到西方繪畫的藝術體系里面,去重新建構中國繪畫的新的語言方式;另一位更多的從中國傳統(tǒng)的意蘊出發(fā),努力的用語言符號去拉開與傳統(tǒng)的距離。
他們的作品可能從不同的方向來重新詮釋中國畫的傳統(tǒng),感覺上好像跟傳統(tǒng)拉開了距離,實際上他們一直在傳統(tǒng)中國畫的范疇里面,只是在物象方面一個借助了山,一個借助了海。
就像我在前言里面所寫的那樣:
一個寫氣不寫形,
在出離間失卻了形,
散盡了意;
一個寫意出寫真,
在迫近中凝結了意,
抓緊了形。
一個意念闌珊時運筆,
筆下無形而忘意,
形遁而氣生;
一個意氣勃發(fā)時揮毫,
毫端舍意而追形,
形成而意彰。
感謝昨日到場顏值很高的親友團
以及
出席開幕式的策展人正觀美術館館長介甫,學術主持著名藝術家、策展人孫磊,美術學博士、中國美術館館員魏祥奇嘉賓參展藝術家黨震、杜小同,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唐勇力畫冊印制,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劉慶和,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研究生導師李孝萱,國家畫院中國畫學院常務副院長梁占巖,著名藝術評論家、策展人楊建國、楊維民、杭春曉、王萌、朱小鈞、于量、劉梓封、張鵬,文化部《文化月刊》雜志副主編張?zhí)煊鸩┦?,杜小同老師同事、來自魯東大學的徐學杰、金然,藝術家王豪、祝錚銘、屠鴻輝、郝世明、趙飛、孫浩,著名山水畫家、太極拳道傳承人梁進杰,中國移動通信副總裁李正茂,天安財險總裁高煥利,天安金交所總經(jīng)理蒲夫生,上海玉衡副總經(jīng)理王剛,資深藏家苗壯,業(yè)界達人張劍、石景瑞等。
展覽將持續(xù)到2017年2月28日,歡迎到正觀美術館觀看
END
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